如何利用控制图进行过程分析-判异准则应用
我们可以根据控制图的典型模式(判异准则)来识别过程中的特别原因,TS16949判异准则与标准判异准则略有不同。
标准判异准则
- 检验一:1个点落在A区以外(“1界外”)
- 检验二:连续9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(“9单侧”)
- 检验三:连续6点递增或递减(“6连串”)
- 检验四:连续14个相邻点上下交替(“14升降”)
- 检验五:连续3点中有2点落在A区及A区之外(“2/3A”)
- 检验六:连续5点中有4点落在B区及B区之外(“4/5B”)
- 检验七:连续15点落在中心线上下的C区之内(“15C”)
- 检验八:连续8点落在中心线两侧,但无1点在C区之内(“8缺C”)
标准判异准则的图形说明



IATF16949(TS16949)判异准则
- 检验一:1点落在A区以外
- 检验二:连续7点落在中心线一侧
- 检验三:连续7点递增或递减
- 检验四:连续14点中相互交替上下
- 检验五:连续5点中有4点落在中心线的C区以外
- 检验六:连续3点中有2点落在中心线的B区以外
- 检验七:连续15点在C区中心线上下
- 检验八:连续8点在中心线两侧,但无一点在C区
判异准则的适用范围
- 根据上述八种判异准则来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统计受控状态,对于XBar图和单值X控制图完全适用;
- 对于极差控制图和标准差控制图,因为对极差和标准差的分布做了近似正态性的假设,所以,可以近似适用;
- 对于不合格品率p控制图、不合格品数np控制图、单位不合格数u控制图以及不合格数c控制图,同样在近似正态的假设条件下,同样可以适用这些判异准则来监控过程绩效,并决定特别原因是否出现或者何时出现。
参考文献:
- 《六西格玛管理》(第二版),中国质量协会组织编写,马林、何桢主编,中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黑带注册考试指定辅导教材
- 《统计过程控制手册》,三大汽车公司
- 《质量工程师手册》,张公绪、孙静编